車載以太網通常采用OSI(開放系統(tǒng)互連)模型的分層結構,該模型將網絡通信劃分為七個不同的層次,每個層次負責不同的功能。以下是車載以太網的分層結構,與OSI模型的對應關系:
應用層(Application Layer):
負責定義應用程序之間的通信和數據交換規(guī)則。
用于實現車輛應用層的數據交換,如車載娛樂系統(tǒng)、導航系統(tǒng)等。
表示層(Presentation Layer):
主要負責數據格式的轉換、加密和壓縮等,以確保不同設備間的數據格式兼容。
在車載以太網中可能用于數據的編解碼,以便不同系統(tǒng)之間的通信。
會話層(Session Layer):
管理和維護數據傳輸中的會話和連接。
可以用于車載網絡中的連接管理和狀態(tài)維護。
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:
負責數據分割、重組和錯誤檢測等,以確保數據可靠傳輸。
在車載以太網中可能用于TCP(傳輸控制協議)或UDP(用戶數據報協議)傳輸,以滿足不同應用的需求。
網絡層(Network Layer):
負責數據的路由和尋址,確保數據能夠在網絡中正確傳輸。
在車載以太網中可能涉及IP(Internet協議)尋址和路由。
數據鏈路層(Data Link Layer):
分為兩個子層:邏輯鏈路控制(LLC)子層和介質訪問控制(MAC)子層。
MAC子層負責幀的組裝和解析,以及訪問物理媒體的控制。
在車載以太網中,常使用Ethernet協議作為數據鏈路層的協議。
物理層(Physical Layer):
負責實際的物理信號傳輸,包括電壓、頻率、編碼方式等。
在車載以太網中,物理層實現了數據的電氣傳輸,如使用雙絞線、光纖等傳輸介質。
簡化為如下五層分層結構:

Someip,Someipsd,Doip位于以太第五層應用層:Someip協議,,Someipsd協議,doip協議本質上是規(guī)定了對網絡層傳遞的數據的處理,適應了不同的應用場景。在CP中,實際上Soad,SD,Doip,Soemipxf都是在實現應用層功能。
-
以太網
+關注
關注
41文章
5874瀏覽量
179010 -
車載
+關注
關注
18文章
659瀏覽量
84342 -
網絡
+關注
關注
14文章
8044瀏覽量
92447 -
模型
+關注
關注
1文章
3618瀏覽量
51551
發(fā)布評論請先 登錄
車載以太網硬件接口VN5650--基于Network-based模式的配置過程#車載以太網 #CANoe
淺析AutoSAR CP里的車載以太網業(yè)務邏輯
車載以太網靜態(tài)架構介紹

車載以太網的分層結構介紹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