調試參數在嵌入式開發(fā)中再常見不過了,比如濾波系數、PID參數,以及一些簡單的模式參數切換、寫入和讀取等等。
初做項目或者一些簡單粗暴的朋友們,程序里面一些參數直接硬編碼寫死,而想進行適當修改的時候就只能通過源代碼重新編譯,再次燒錄。
一次性修改能夠達到滿意的效果那就不需要調試了,不然反復燒錄個10幾次應該是常事;同樣如果MCU程序不太大可能花不了太多的時間,否則這樣的調參方式效率實在太低了。
總結下來,在進行MCU程序的調試手段主要有兩種 :
仿真器調試 和 終端調試
在項目的初期,仿真器調試作為主要的調試手段;而中后期主要是終端調試,下面聊聊這兩個重要的調試內容 :

1
仿真器調試
仿真器調試是進行MCU開發(fā)前期必備的調試方法,常用的工具有Jlink,XDS100V3等等,這些開發(fā)工具都會匹配相應的IDE集成開發(fā)環(huán)境進行使用,不僅僅能夠控制程序的運行過程(單步調試、斷點等)還能夠查看RAM、寄存器和Flash中的各種數據,幫助開發(fā)工程師們快速的定位問題,排除bug。
比如,仿真器普遍采用的JTAG接口,其遵循的是JTAG協(xié)議,既然是通信協(xié)議那就不要太恐懼,了解通信協(xié)議和通信過程即可。
JTAG早期是用來測試芯片的,現在這項功能也是具備的,比如接上仿真工具就可以知道當前芯片是否可以燒錄,指示燈也會變換顏色等;還可以通過JTAG接口訪問芯片內部寄存器、掛在CPU總線上的相關設備等,最終獲得這些數據展現在IDE環(huán)境中以便開發(fā)者定位芯片的問題。

圖來源于 JTAG-Tutorial文檔,僅供學習參考
仿真會影響CPU運行嗎?
JTAG通過一種叫邊界掃描的技術,仿真過程中其內部均有獨立的寄存器等機構進行交互,正常運行過程中是不會影響到CPU的正常工作的,也就是說其仿真部分對于CPU是透明的。
2
終端調試
“終端”說白了就是一種人機交互接口,可以看成信息的輸入與輸出,一些朋友會說:我只用仿真器調試,不想用終端;仿真器調試又何嘗不是一種終端的表現形式呢?只是說終端的相應功能已經嵌入到了你的集成開發(fā)環(huán)境IDE中,RAM數據和程序運行指針的修改都是用戶數據的輸入,而RAM數據的顯示等等都是數據的輸出。
但是,對于我們平時調試的需求,并不需要像仿真器調試這么強大,主要是一些關鍵數據的顯示和一些命令的發(fā)送,一般的MCU項目都會有預留一定的通信接口,所以直接定義一套統(tǒng)一的調試通信協(xié)議并開發(fā)一些調試上位機那將會對MCU的調試效率大大提高,而且也方便以后移植到其他項目中使用。
當然,如果項目中原本就帶有觸摸屏或者按鍵+屏,也可以直接在這套終端上開發(fā)一些調試界面和功能,這樣就不需要太依賴筆記本電腦什么的,至于調試功能是否靈活就看技術功底了。
很多朋友對開發(fā)上位機有點恐懼,人原本就對陌生的事物充滿著恐懼!進行調試上位機開發(fā)其實只要具備一些基礎的應用程序開發(fā)知識就能夠在較快的時間里面掌握,當然如果你想把界面、特效、功能等等做得更加的秀,那就得有比較專業(yè)的知識和經驗了!
好吧,你不想沾一點點應用程序的邊,或者暫時沒有太多的精力研究這一塊,那我推薦你用研究一下終端,比如前面跟大家推薦的一款全能終端:


很多朋友把這種類型的終端與串口調試助手混為一談,這是不對的,終端功能一般比串口調試助手強點,像Linux這樣命令行系統(tǒng),幾乎一切的操作均可以在終端上完成。
比如,在終端中讓輸出的信息帶有顏色,從而可把打印的日志信息進行分級輸出,以便信息的篩選;還能夠使用轉義字符來實現動態(tài)顯示、排版等功能,比如類似于命令行“Top”的實現效果。
最后,給大家推薦一個強大的嵌入式shell -- letter shell 3.0
letter shell 3.0是一個C語言編寫的,可以嵌入在程序中的嵌入式shell,主要面向嵌入式設備,以C語言函數為運行單位,可以通過命令行調用,運行程序中的函數。
審核編輯 :李倩
-
mcu
+關注
關注
147文章
18423瀏覽量
380750 -
寄存器
+關注
關注
31文章
5503瀏覽量
128342 -
C語言
+關注
關注
183文章
7634瀏覽量
144194
原文標題:調試MCU上位機不會寫?可以玩下終端!
文章出處:【微信號:mcu168,微信公眾號:硬件攻城獅】歡迎添加關注!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發(fā)布評論請先 登錄
?STMicroelectronics AEK-MCU-SPC5LNK 編程調試器技術解析
請問Finsh可以支持裸機?
【干貨分享】RT-Trace國產調試工具 | 技術集結
如何實現NXP S32K3系列MCU安全調試
無法調試程序,顯示nuM453 mcu錯誤怎么解決?
AS32X601系列MCU硬件最小系統(tǒng)設計與調試方案探析
RT-Trace初體驗一之使用Trace功能調試Cortex-M4 | 技術集結
如何調試nRF5 SDK
硬件調試:JLink 驅動配置與調試技巧
SEGGER J-Link調試器支持Allegro微控制器
RISC-V JTAG:開啟MCU 芯片調試之旅
恩智浦MCXN947 MCU多核應用程序的創(chuàng)建和調試
使用Ozone調試基于nRF9160 Zephyr應用程序

MCU程序的調試手段
評論